近日,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畢,國內海上橋梁長度最長的無砟軌道跨海高鐵橋——福廈高鐵湄洲灣跨海大橋成功合龍。標志著福廈高鐵關鍵控制性節點順利打通,為工程如期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!
福廈高鐵是國內首條跨海高鐵,設計時速350公里,正線全長約277公里,先后跨越湄洲灣、泉州灣、安海灣三個海灣,全線共設八座車站。
湄洲灣跨海特大橋長約十五公里,海域施工長約十一公里,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矮塔斜拉橋,主跨180米,跨越湄洲灣規劃三千噸級航道,設南北兩座雙柱式主塔,施工精度高、技術難度大,是國內首座跨海高鐵矮塔斜拉橋。該橋除連續梁外全部采用四十米箱梁設計,是福廈高鐵唯一一座四十米箱梁橋。東南沿海鐵路福建公司和施工單位秉持建“精品工程、智能福廈”理念,采用自主研發的“昆侖號”千噸級運架一體機和大跨度移動模架制梁機,分別從南向北進行海面架梁作業、由北向南進行現澆梁施工,一舉解決了施工周期以及大跨度海上現澆梁等施工難題。
湄洲灣海域風大浪急、潮汐明顯,水文、地質環境復雜。施工中,鐵路建設部門進行施工技術研究,加大“小改小革”的研發,推廣使用新工裝、新工藝,解決施工難題的同時提升施工工效。先后攻克了海上超長棧橋、潮汐區圍堰、大直徑深水樁基、主塔索鞍定位等施工難題,創下“昆侖號”千噸級運架一體機等多項“中國造”之最,形成了矮塔斜拉橋索鞍快速定位施工工法等三十余項科研成果,確保了大橋按時保質順利合龍,加快了工程建設步伐。
福廈高鐵建成通車后,福州至廈門行車時間將縮短至1個小時以內,廈門、漳州、泉州閩南“金三角”將形成半小時 “生活圈”和“經濟圈”,對完善閩東北區域鐵路交通網絡,發揮福州中心樞紐作用,帶動閩東北區域整體開放開發具有重要意義。交通強國,鐵路先進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是我們黨向人民、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,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。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途中,人民鐵路大有可為。(梁姣潔)